您好,欢迎来到北京新东方学校!咨询电话:010-82611818;官方微信咨询:VBJXDF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学员游记 > 国外游记 >

那一次的感动

作者:郭丹阳 来源:北京新东方学校 时间:2012-12-06

  在英伦的旅行,并非时刻有阳光,却始终让人温暖着。英伦,这位温文尔雅的绅士微笑着向我们脱帽致意。他优雅温婉的仪表,他深沉隽永的内涵,他热情善良的灵魂,都一次又一次地让我们为之感动。

  那一次的感动,为那热情善良的本地人

  剑桥那家的女主人是个黑人,来自一个我从未听说过的小岛,却已经在剑桥的那栋老房子里生活了几十年,语言、习惯完全早已如本土的英国人。她的健谈,热情,以及透露出的那种真诚与恳切让人一下就打消了顾虑,消除了陌生的感觉,化解了刚见面时的拘谨。男主人不善言辞,也总是不苟言笑,但他善意的眼神和一两句平淡的提醒悄然展露了他内心的友好。他是快递公司的一名司机,每天早上在我们起床前就开着那辆黄红色的大面包车离开了,又是很晚才回来。为了照顾家里的妻子和四个孩子毫无怨言地工作着,奔波着,勤恳而按部就班地做自己该做的事情,不求扬名,只为每一天过着平静规律又幸福的生活。

  家中并不富裕,却分外温馨。一栋不大的老房子里挤着六个人,还不时地接待些外国留学生。几个孩子不停地辩论,在屋里上下左右地又窜又跳,飞快地在楼梯上跑来跑去,大声喊着另一个孩子,就像养了一窝活泼的小鸟一样热闹。见了我,都不怎么怕生,灿烂地笑笑,露出显眼的白牙,让人温暖。最小的那个孩子只有两三岁,走路还有些不稳,却总是围在我身边一跳一跳地不停喊“Danny,Danny,Danny,Danny”,一扭一扭地来招惹我又快速地躲开,以防被我抓住挠痒痒。

  也许是人多的缘故,房子中总是很有家的感觉。屋里的色调是橙黄色的,白天阳光透过百叶窗能把屋子照得暖烘烘的,墙上挂了很多精致的烛台,屋子里到处是家人的照片,有很正式地放在相框里裱起来的女主人和男主人结婚的照片,还有随随便便用吸铁石贴在门口的便条板上的孩子们欢笑的照片。门口的小窗台上摆了一小束鲜花。我的屋子门上贴着一张画着彩色花边的“Guest”。小储物间的门上被画上了向日葵,写了一小段“You‘re my sunshine”的歌词,一首温暖的关于爱的歌。

  这一切都是女主人精心布置的细节,由女主人对家的爱意渲染而成,更体现出她的热情。和女主人说的一切话题,她都会认真地回答,用不同的语气和丰富的表情,让你觉得无比亲切。第一天就问起我的爱好、家人等等,又给我找出好多张不同的地图告诉我去学校的路。对我提出的大部分要求她总会瞪大了眼睛,以一种非常鼓励的口吻和我说“Yes,Of course,Yes”。教我做早饭,给我准备并不特别却营养全面的午餐,回家后给我多种晚餐的选择。大概是做了这么多年妈妈的缘故,晚饭总是热气腾腾,又令人垂涎三尺,让人轻易地成为她做的食物的俘虏。

  在英国记忆最深的感觉,是她临别时给我的拥抱 。

  那一次的感动,为那优雅温婉的风光

  第一天从伦敦赶往剑桥的路上,我们途经了大片大片的麦田与青绿色的草原。英伦这种清新的田园风情足以令我们倾倒。一片又一片连绵不断的麦田,泛着耀眼的金光,中间穿插着几道深深的车辙印,旁边围着低低矮矮的欧洲式白栏杆,更增加了几分趣味与意韵。金黄色的海洋与浅蓝色的天,如同一个乡村少女淳朴的装束,柔软而婀娜的云丝像是绣在裙子上的花纹。广袤的草原,为我们的心灵带来一场洗礼。这一切,只是让人觉得无比自然清爽。

  想想那个漂在康河里的下午,让人无法不醉。竹竿很沉重,没有想象中的那般轻巧。站在船头的小甲板上,高高地撑起长篙,又送入水中,搅乱了碧水,漾起层层的波纹,杆头碰触到了粗糙的河底,助小船缓缓向前漂动着。岸边的古堡上爬满了藤蔓,开阔的草地上盛开着一丛又一丛白色的小花,有成群休憩的水鸟,有扑腾着翅膀上岸的黑劲大鸟,有在我们身边毫无顾忌旁若无人地游动喝水的野鸭,只让人觉得在嘎嘎的叫声中如陷入一个恬静的梦境。我们瞻仰徐志摩作诗的数学桥,倾听同学讲叹息桥的故事。眺望两边哥特式的城堡学院,穿过一个个拱形的低矮桥洞。时而不小心撞上了别的船只,时而误入了长至河面的垂柳丛中。这一切,让人觉得无比悠然自在。康河,就如浓烈的美酒,深深地酝酿在你柔软的心底。

  再回忆起英国的其它景致,又有哪一个不是这么令人流连呢?伊利大教堂华美的屋顶和绚烂的玻璃以及那种庄严神圣的氛围;温莎城堡古朴的石砖和精美的雕饰以及威严的红制服卫兵;特拉法加鸽子广场高耸的纪念碑和具有浓厚艺术色彩的国家美术馆以及信步漫游的成群鸽子…最重要的是剑桥路边到处是有着大花园的单层小房子,伦敦路两侧耸立着欧式的哥特建筑。匆匆行走在路上,只一瞥,就会被异国随处可见的优雅景致所吸引,心灵时时受到触动,不时有惊羡之感。

  这一切,在记忆中,更让人觉得无比优雅温婉。

  那一次的感动,为那深沉隽永的文化

  体味一个城市,最直观的感受,就来自它的建筑文化。虽然最明显最易发现,但却独具意味,真正让人理解一个城市的不同。地标,不仅是地域的标志,有时甚至成为国家的象征,它融化了一代代艺术家和能工巧匠们的心血并沉淀而形成了一个城市或地区,甚至一个国家的最具文化底蕴的形象,也往往是外来的人们的第一印象。

  大本钟无愧于英国的地标之首。抬头仰望着那曾经梦想里的大钟,高贵的金饰,黑色的巨大指针,简约规整的表盘,以及那高高的尖顶,处处散发着经典的英国味道。浑厚而悠远的钟声在宣告着它一丝不苟的忠诚,而那些虽古老却仍显精致的雕刻一定经受住了时间和风雨的打磨。一个多世纪以来,大本钟魁伟的身躯一直泰然矗立,无言地咀嚼着在它的每一格刻度中前行的历史。这历史,不论是风和日丽还是血雨腥风,似乎都化作一股既古老又新鲜的气息,赋予大本钟某种神奇的活力,也任由当今之人游览评说。这就是为何大本钟更富有深意和内涵,更具有一种无法言说的迷人魅力的原因。如今,人们依旧匆匆生活,表针依旧静静走动,钟声依旧荡气回肠,而那股不可言说的历史气息则不断愈加浓厚,揉碎了的今天,会被添加其中。只要时间还在流淌,大本钟的意韵和魅力就一直存在,而且越久越浓烈,越醇香,也愈加动人 。

  体味一个城市或一个国家,尤其是英国,这样一个近、现代思想文化的滥觞之地,建筑文化之外,大学文化也是不可或缺的,而且大学是文化之风最浓之处。

  在剑桥这大学城里,学院零零散散分布在整个城市里。小学院与普通的民宅并无太大区别,融于城市中平凡的一角;而每一栋民宅又都沾染了大学的书生之气,仿佛就是学院。那种弥漫全城的文化气息源自大学,并最终使大学与城市合为一体。大学即城市,城市即大学。这八百年的老大学也因城市的忙碌而依旧年轻而富活力。

  在牛津的克里斯蒂学院中,我们彻底体会到了古老与历史的意蕴。几百年来,牛津送走一届又一届莘莘学子,如今自己也像是个有着银白胡须的老爷爷。一届届的学生成长了,成熟了,又老去了。牛津的第一届学生早已作古,但牛津这老头却依然充满活力。因为总有年轻的学生在他宽大仁慈的怀中诵读、争论、嬉笑,在他古旧掉色的衣服上画粉笔画,写诗。学院外的老树下,还有学生在一起看书谈笑,似乎能感觉到它也在同那些学生一起笑。学生会老,牛津永远不会老,因为一届一届学生们前赴后继地将自己的青春,自己的活力留在牛津,献给牛津。牛津的笑声同时混杂着古旧与年轻,飘到人心里,拨动心中的琴弦,而心则不禁为这微笑所撼动 。

  体味一个城市,音乐也是组成其文化的重要元素,不论是庙堂之上的引吭高歌,还是散落街头的浅吟低唱。歌声表达的是人的情感,而表达什么,如何表达就是文化了。

  在英国时有幸看了一场歌剧,名曰歌剧魅影。歌剧是庙堂上的阳春白雪,它比话剧多了浪漫的音乐,比音乐会多了曲折的情节,将故事用音乐般曼妙的方式演绎,将音乐赋予故事的内涵与情感。这场歌剧让人无法忘怀。场景布置优美而华丽,故事情节催人泪下又时刻揪心。音乐作为灵魂更是令人称奇,伴奏和谐而恰到好处,女声悠扬而动人,男声浑厚而高昂。这一切组合在一起,完美地刻画了人物的个性,深刻地展现了他们的命运。这不仅是听觉与视觉的盛宴,也是感悟灵魂与信仰的旅行。 结束了,每个人的心里却都为它留出一隅,每个人的眼中又都多了几分沉醉与享受,每个人的口中都轻轻哼唱着它的主题旋律。这就是歌剧文化的力量。

  与这种艺术形式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小乐队在街头的献唱。并不是一种单纯的卖艺,从他们洁净的眼神中,可以明白他们是想要与更多的人分享自己的艺术与情感。否则怎么会不怕麻烦地带起吉他、音箱、鼓架子、话筒这些东西跑到喧闹的街头唱歌?怎么能忍受嗓子的干痛和可能无人喝彩的尴尬?怎么能那么陶醉那么投入地演唱出那么撼人心灵的歌?也正是因为懂得他们的音乐,理解他们的艺术,陌生人才会停下匆匆的脚步,来欣赏,聆听,并感动着。曾在一个小集市看到几个人一边弹吉他一边唱歌,清亮而动人的歌声是那么有穿透力,仿佛一阵清新的英伦海风迎面吹来,带着湿润的海水咸味,又带走心中的浮尘。情不自禁地上前去买他们自己出的唱片。其中一人向我微笑着点头表示感谢,尽管又唱歌又弹吉他,还是飞快地夹杂了一句“Thank you”。不禁让人心头一暖。这礼貌的回应更说明这种街唱是一种艺术,是平等的艺术,是同样感人的艺术。每个小乐队都是艺术,而这种街唱艺术肯定也算是一种文化了 。

  最令人记忆犹新的声音是国王十字学院教堂唱诗班的圣歌。在教堂那庄严神圣的环境中,神父浑厚的声音和小男孩们纯洁如天使的声音交互出现。在烛光点点之中,在宏伟的管风琴伴奏下,白衣的唱诗班用圣洁的歌声把我们的灵魂带入仙境,自然而干净的声音净化了浮躁的世俗灵魂,让人不知不觉地感动,重新使心灵如玻璃般透明无瑕。有时候,我甚至想,这也许是信徒们那么相信上帝的原因之一。

  一次又一次,我沉醉于这深沉隽永的文化中。

  后记:

  回忆这趟温暖的英国之行,我收藏起其中美丽的回忆碎片,深深地珍藏,等待以后再次品味,看到耀眼的闪光,重新想起那一次的感动,再一次地感动。

(责任编辑:北京新东方学校)
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北京新东方学校”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北京市海淀区私立新东方学校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北京新东方学校”。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北京新东方学校”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需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北京新东方学校”,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③ 如有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速来电与北京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2578989。

国内线路咨询
在线咨询
国际线路咨询
在线咨询